九一八事变由来
“九·一八事变”又称“奉天事变”或“柳条湖事件”。其由来如下:
1. 日本的长期谋划:
• 日本自“明治维新”后国力强盛,军国主义思想盛行,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。1927年,日本内阁召开“东方会议”,制定了《对华政策纲领》,将中国东北视为其侵略扩张的重要目标,田中义一随后向天皇密奏的“田中奏折”,更是明确提出“欲征服中国,必先征服满蒙,欲征服世界,必先征服中国”的狂妄战略。此后,日本关东军不断在东北进行军事侦察等活动,为侵略东北做准备。
2. 事件导火索:
• 1931年9月18日夜,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预定计划,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,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,并以此为借口发动突然袭击。他们事先准备好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制服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,以制造中国军队破坏铁路的假象。
3. 军事进攻:
• 日军炸毁铁路后,立即分三路向当时东北军第7旅驻地沈阳“北大营”发起进攻。东北军第7旅官兵多次向在北平的东北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报告遭到日军袭击,但张学良此前已收到南京国民政府“不予抵抗”的命令,故下令不予抵抗。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将士毫无防备,且无法全力抵抗,双方激战到凌晨5点,东北军第7旅官兵被迫撤退,日军占领北大营。
4. 后续占领与沦陷:
• 与此同时,日军派兵向沈阳(时称奉天)发起进攻,几乎没有遭到中国军队的有效抵抗,9月19日凌晨6时,沈阳沦陷。随后,日军先后占领四平、营口、凤凰城、安东等南满铁路、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。到1932年2月,不到半年时间,东北三省全境沦陷。
威廉希尔体育官网入口“九·一八事变”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,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,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,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。此后,日本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,对东北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和奴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