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总统莱希“硬着陆”,堵死了美国地缘“软着陆”!中东大乱?

更新时间: 2025-03-14 13:50:21 浏览:16


扑朔迷离!全球震惊!

谁也不会想到,一国总统的直升机,会突然失踪!

几乎所有朋友都注意到了伊朗总统莱希的直升机,在东阿塞拜疆省瓦尔扎甘地区发生事故的消息。

军队已经出动搜救,但直到现在,还没有搜索到莱希总统的直升机。

这位以反以色列闻名的伊朗强硬派总统,突发事故,太蹊跷了。

是天气事故,还是人为事故?

在“伊朗总统和官员乘坐的直升机硬着陆”的消息传出后,美国总统拜登第一时间,听取了这场事故的简报。

我们不知道拜登坐在白宫的沙发上,是何种心情,但从现在透露的情况看,这一次莱希“硬着陆”,伊朗捏把汗,美国也捏把汗。

因为,莱希“硬着陆”,基本断了美国软着陆的可能性,美国的地缘回旋空间,急剧收缩。

说实在话,莱希出事,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此前以色列摩萨德,对伊朗重要人物的多次暗杀。

但是,对一国总统搞暗杀?

这太疯狂了,暗杀一国总统,这几乎等同于宣战!连美国也只敢暗杀苏莱曼尼这个将军。

可是呢,如果我们看到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所面临的政治危机,就会意识到:这种孤注一掷的暴走,并非不无可能。

毕竟现在的以色列内忧外患,在外头,犯了众怒,全球孤立,连美国大哥都不敢明摆着支持它;

在里头,国内对内塔尼亚胡近乎法西斯的种族灭绝,也爆发反对声浪,下台之声不绝于耳。

从现实政治角度来说,以色列打极端民族主义的牌,对死敌搞一次惊天暗杀,确实也不无可能。

反以色列的伊朗强硬总统,突发事故,是意外,还是暗杀?

是撞上了鬼,还是有人在对伊朗总统直升机捣鬼?

现在这一切都还扑朔迷离,无法定论,但从人类历史发生过的类似事件看,这绝对不是一次单纯的天气事故。

或许,我们需要知道,莱希的死对头,都有谁。


威廉希尔体育公司官网

一、莱希的死对头都有谁?

话说回来,伊朗总统莱希死对头,还真不少,想让他死的人,大有人在。

对美国和以色列来说,莱希这位教士总统,是伊朗最保守的政治势力。

他坚守着伊朗的伊斯兰意识形态,一点儿不动摇。反美、反以,更是绝对高举、且绝不可能放下的两面大旗。

自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举起屠刀开始,莱希就多次对以色列放过狠话,伊朗的宣传机器也一直在发布以色列人屠杀的信息。

尽管伊朗的军队,并没有出现在加沙地区,但舆论场上,俨然有一场伊朗对以色列的舆论战,而主导这场舆论战的人,就是伊朗总统莱希。

笔者在2年前就写过:莱希,是个让美国捏把汗,让以色列吃个瘪的铁血教士,他是伊朗刺向美以的一根刺。

当然,不管是美国中情局,还是以色列摩萨德,都想拔掉这根刺,但这根刺,又是伊朗政治风暴的风口——

在现在的伊朗,莱希所拥有的威望,除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,再无可匹,甚至很多人认为,总统,不过是莱希的过渡职位,最高领袖才是他的终极目标。

在这个特殊的时机,全面认识这位伊朗总统,显得十分必要,因为这不仅是反推地缘政治真相的契机,也是摸着美以最惧怕的东西的线索。

莱希是个怎样的总统?他又有怎样的政治主张?

我们来花点时间,好好说说这位伊朗教士总统,或许从他过往的故事中,我们能发现他现在所遭遇的扑朔迷离事故的答案。

一切,从1960年说起。


三、霍梅尼忠诚的学生是怎样炼成的?

1960年12月,伊朗东北部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,一个教士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生儿。

这就是未来的伊朗总统莱希。

可以说,从出生起,莱希就和宗教绑定,家里是教士,老家是圣城,邻居是信徒,他的一生底色,就是宗教,这也伏笔了他日后的人生走向。

在莱希蹒跚学步之时,伊朗巴列维王朝发动了白色革命,巴列维国王开始推行全盘西化,教士阶层遭到空前的打压。

我们不知道幼小的莱希,是否对这次白色革命有什么看法,但可以肯定的是,他不会从他身边人接受到任何对这场革命的正面评价。

巴列维把伊斯兰教,列为西化之敌,莱希的教士父亲,一下从备受尊敬的真主信徒,变成了国家公敌。

不过,巴列维怎么也想不到,他摧枯拉朽的白色革命,却在马什哈德被教士阶层给撩了橛子。

我去年去过马什哈德,这是一座超乎想象的宗教保守之城,即使在伊朗爆发头巾革命之后,马什哈德也没有任何一个女人不佩戴头巾。

教士阶层已经深深嵌入这座什叶派圣城,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浪潮,根本冲不进马什哈德。

表面上看,西化是伊朗当时的社会趋势,但莱希的父亲,却笃定什叶派信仰,会重新“解放”伊朗。

有一个教士的爹,就总有一个教士的儿子。

莱希所接受的,是绝对正统的什叶派神学教育,15岁时,莱希就被老爹送到了什叶派神学的最高学府——库姆神学院学习。

而这所神学院的另一重身份,就是什叶派教士的革命根据地。

莱希不仅成了神学院学生,也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接班人。

终于,在1979年,改变整个伊朗甚至全世界的伊斯兰革命爆发,巴列维国王无法控制住局势,匆忙逃离伊朗,自此再未回来。

什叶派的宗教领袖霍梅尼乘风而起,拿到了这个国家最高的权柄。

此时的库姆神学院,成了毋庸置疑的、什叶派教士集团骨干的输送地,19岁的莱希,在这场伊斯兰革命中,成了激进派中的激进派,霍梅尼绝对忠诚的战士。

莱希也自此从清真寺走向了议政厅。

真主之光重新“照耀”伊朗,伊斯兰的革命小将,走上历史舞台。

四、教士总统如何乘风而起?

1979年,巴列维王朝覆灭,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,教士阶层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人。

年轻的教士莱希,一跃成了革命元老,库姆神学院也成了日后伊朗权力中枢的“黄埔军校”。

莱希确认了自己的一生使命:捍卫伊斯兰信仰,捍卫伊朗伊斯兰共和国。

可以说,对伊斯兰神权政府来说,莱希绝对是最忠诚的自己人,根正苗红。


在1980年前后,面对内忧外患,伊斯兰神权政府,亟需建立一支自己的队伍,莱希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接班人。

有些接班人,是在军队历练,比如苏莱曼尼,还有些接班人,是在政府历练,比如莱希。

在政府当官僚,最重要的是什么?往往不是能力,不是才干,不是眼光,最重要的,是跟对了人。

莱希跟的人,正是如今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。

正所谓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,跟着哈梅内伊,莱希一路高升,从德黑兰附近卡拉杰市一家地方法院的书记员,迅速拔擢为卡拉杰的首席检察官,并很快了伊朗司法领域的政治明星。

我们必须得特别说明:伊朗是一个神权国家,宗教是绝对至高无上的地位,但是呢,伊朗却又是一个实打实的法治国家,这个国家的律法完备缜密,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不过这个法啊,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法,而是伊斯兰教法。

虽然伊朗法律脱胎于古兰经,但也不是照搬的古兰经教法,客观说,还是根据现代生活,做了相当多的改进。

教士阶层需要有人主管司法,而这个人,就是莱希。


五、莱希是如何成为伊朗的司法化身?

教士莱希光速成为了伊朗的司法化身。

1985年,莱希被擢升为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副检察长,其后担任德黑兰总检察长、伊朗首席副司法官等要职。

1989年,霍梅尼逝世,莱希的老师哈梅内伊,成为伊朗最高领袖。

作为嫡传弟子的莱希,也跟随老师,直接进入权力中枢,主管司法。

用个宗教的说法,此时的莱希,已然是伊朗人的司法之神。

哈梅内伊是真把莱希当成自己人,不止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,也是老师对学生的欣赏。

2016年,哈梅内伊任命莱希担任马什哈德伊玛目礼萨圣地的监护人,这个职务听起来是个地方职务,但实际上,可是什叶派教士集团的大护法!

哈梅内伊还公开说:“莱希办事儿,我信得过”,这算是给莱希盖了一个宗教元老的戳。

2019年,哈梅内伊任命莱希为伊朗司法总监。再然后,莱希成为伊朗总统。

相比于他的前任鲁哈尼来说,莱希显然保守得多,强硬得多,但是,这种保守和强硬,才是伊朗教士阶层信得过的东西。


开明?伊朗总统不需要开明,伊朗也不需要开明的总统。开明是一种软弱。

坚定的什叶派立场,旗帜鲜明的反对美国、反对以色列,是整个伊朗教士阶层对总统的期待。

毫无疑问,莱希符合这种期待,并且,完成了这种期待。

对于保守派来说,伊斯兰意识形态日渐松弛的伊朗民众,需要强力的思想整肃,莱希是这个强力整肃者的角色。

伊朗总统莱希“硬着陆”,堵死了美国地缘“软着陆”!中东大乱?

然而,这种强大的控制力,注定让伊朗的死敌美国和以色列,如坐针毡,而莱希本人,也注定会是美国和以色列的眼中钉、肉中刺。

现在,伊朗人在祈祷他们的总统平安,伊朗在为他们的总统捏把汗,但其实,美国也在捏把汗,如果这是一次疯狂的、不受控的暗杀,那么,美国将被卷入更大的地缘泥淖。

当然,这是意外,还是暗杀,仍然只是猜测。能给我们最终解答的,只有时间!